5/14/2007

something exciting will come out

刚从学院回来,下午开座谈会,谈评估的事情。今晚有人请吃饭,等人之际终于有闲情写写博。

最近总是在仙林和本部之间穿梭,因为学车的缘故,中午会去仙林吃饭,看到小弟弟小妹妹们受着迎评的痛苦,既为我们可以远离苦海而庆幸又蛮可怜他们,毕竟连上自习都要按列排座位是比较郁闷滴~~ 最近发现仙林陌生了很多,去的越多越陌生,可能是快要离开,心理作用的缘故吧。明天后天有要过去,周三晚上还要去讲座。好好珍惜在国内的每一天,所谓:爱生活,爱XX。

从来没有想过大四的日子是如此忙碌,现在在过着。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办杂志,现在也正在做。做这种social enterpreneurship的事情没有别的窍门,就是要始终保持passion,也就是有强劲的工作动力,多push团队,不要指望什么事情都要来个完全民主选举,这样时间会耗费在无尽的反复中。一开始就是吃这个亏,后来才发现主持这种工作的真谛――原来就是做黄世仁。光知道要做还不够,还要知道怎么做,心里面一定要有详细的日程表和一个project outline,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不要急于求成。

这次杂志的制作还剩下layout design这块比较难办,特别是我们这种international scale的,而且有只能通过互联网来联系。layout这个东西最好就是整个team坐下来一起讨论和制作,这样一次成功,免得麻烦。但是我们不能这么做啊,所以最近还要多花点时间在这个方面。可以先透露杂志的logo:

http://george.r.ren.googlepages.com/logoTheHorizon2-1.png
我们的想法是把这个杂志作成一个能让青年学生表达自己对当今和未来ICT产业发展以及ICT4D(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观点和想法的地方,共同探讨我们青年一代应该如何为全球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给行业内利益各方(stakeholder)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观点。我们的独特之处在于两点:1、全球青年领袖共同贡献内容,他们在当地的人脉可能渗透的很深,更有可能做一些比较in depth的研究从而得到实际的观点;2、我们有独特的支持方,也就是国际电信联盟,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十分感谢来自Washington Univ St. Louis的许宥(Eric)同学为我们第一期杂志写了十分精彩的一篇invited paper(由于杂志目前还没有公开,所以文章暂时还不能贴出,请大家再等20天左右)。他的文章为杂志注入了多样性。我们的计划是每期邀请一位和当期杂志主题相关领域的青年专家,邀请他们为杂志写客座文章,Eric的文章无疑给这个计划开了一个完美的头,同样也坚定了我在未来实施这项计划的信心。

感谢所有帮助制作这期杂志的人,是他们的贡献才使得我的工作如此顺利和开心。

1 条评论:

匿名 说...

期待这本杂志!
其实我一直觉得南邮缺少很多东西,尤其是人文上的。
我近日也异想天开,想办个神秘社团,类似于“骷髅会”这样的,名字都取好了,叫“蜘蛛会社”;~)
现在只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不想让一个好计划扼杀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