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007

中国电信业现状与发展 -- 国际电信联盟世界电信展青年论坛会议总结专题(一)

从今天开始,我将逐步贴出自己做为"青年领袖"参加国际电信联盟世界电信展青年论坛之后所做的总结。在我的计划中,会以采用专题系列的形式给出。由于最近忙于考试,先把开会前统计的有关中国信息产业的相关数据做为第一帖。更详细的数据,建议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统计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商务统计资料,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资料





中国电信业现状与发展  


汇总人:任 然
国际电信联盟世界电信展青年论坛中国代表,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联系方式:George.R.Ren **at** gmail.com



预计2005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完成1.13万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7100亿元,通信业4172亿元。"十五"期间,我国通信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年均增长27.6% 和13.4%,平均每年新增电话用户1亿户,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数跃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上网人数居世界第二位,通信 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万亿元,电信企业境外上市融资累计达到252.5亿美元。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7.3%,五年内产业规 模扩大了2.3倍,利税总额、软件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2.4%和39.9%,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年均增速高达35.3%,五年累计吸收外资1000亿美元。  

"十五"期间,一些方面的工作尤为突出:电信市场竞争格局进一步形成,部省两级电信监管体系基本建立;"村村通电话工程"取得阶 段性成果,全国通电话行政村比重达到97.1%;电信资费市场化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广大消费者得到了更多的实惠;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研发、产业化和网络 技术试验等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出台了18号文件等产业政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高速增 长,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走出去"战略成效明显,企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十一五"时期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完成2.2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0%,其中电子信息产业1.6万亿元,电信业6040亿元,邮政业56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7万亿元,其中软件与系统集成销售额1万亿元,电子产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比重保持 在35%左右;电信业务收入9150亿元,年均增长10%,邮政业收入820亿元,年均增长8%;全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0亿户,互联网用户达到2亿户,农村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同时,在提高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推动协调发展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十一五"期间信息产业发展 的主要任务包括:继续保持全行业健康快速有序的发展态势;努力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格局当中的地位;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推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国际合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行业管理与市场监管体系;加强法制建设,构建有利于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加大通信普遍服务工作力度;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推进信息化建设。   

2005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状况良好,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8411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软件及系统集成收入3900亿元,同比增长 40.3%;工业增加值9004亿元,同比增长28.2%;利税1742亿元,同比增长6.5%;进出口4887亿美元,同比增长25.8%。  

(一)发展速度平稳增长。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在2004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每月增速均达20%以上。 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3.6%,增速超出全国工业平均水平11.8个百分点,对其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8%。  

(二)规模继续位居前列。2005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为3.45万亿元,规模在各工业行业中排名首位,其他各项经济指标也都名列前茅。  

(三)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5年,我国电子信息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全行业企业数达6.7万个,其中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 16007个,规模以下企业数为39816个;软件企业11660个。企业经济规模继续扩大,全年电子百强营业收入达8800亿元以上,同比增速超过 15%,其中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的企业超过20家。  

(四)经济效益逐步提高。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效益逐步回升,全年共实现利润1307亿元,同比增长5.2%;完成税金435亿元,同比增长10.5%;全行业亏损额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8%,比上半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  

(五)产品产销衔接良好。2005年,全行业完成产销率为98%。从我部重点监测的主要产品看,大部分产销率都在行业平均水平以上。产成品库存逐步下降,1-12月全行业产成品库存1438亿元, 同比增速为10.5%,比上半年下降了1.8个百分点。  

(六)出口继续排名首位。2005年,电子信息产品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在全国外贸出口中继续位列第一。全年电子信息 产品进出口额达到4887.3亿美元,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4.4%。其中,出口2681.7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5.2%,增速达到29.2%;进 口2205.6亿美元,同比增长21.9%,占全国进口总额的33.4%。  

(七)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05年,全行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468亿元, 同比增长21.7%,增速比 2004年同期下降了12.4个百分点。三资企业仍是投资主体,其投资所占比重达63.4%;内资企业投资增速上升,全年增长了37.9%,比上年增速高 了15.7个百分点。投资领域集中于电子元器件行业,占全部投资的55%,其中元件投资增长较快,速度达到48.4%;器件投资则比上年下降了 11.6%。东部地区占主导地位,东部12个省市完成投资1230亿元,占全行业投资总量的83.8%;中部和西部增长加速,增速均超过40%。  

(八)科技创新日趋深入。新品开发稳步增长,全行业新品产值率为20.6%,比上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企业研发投入和拥有专利数不断提高,全行业研发投入超过800亿元。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不断提高,有15家企业比重达5%以上。  

(九)提供大量新的就业岗位。电子信息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2005年,全行业从业人员为761万人,其中制造业规模以上551万人,规模以下120万人;软件业90万人。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2005年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8%,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十)对GDP的贡献进一步增强。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94%,比上年提高了0.55个百分点;增速超过GDP增速18.3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8%。  

              
2005年通信业发展基本情况  

      2005年全年累计完成通信业务总量 12198.9亿元,同比增长24.6%,其中,电信11575.3亿元,增长25.4%;邮政623.6亿元,增长10.1%。完成通信业务收入6373.7亿元,同比增长1 1.3%,其中,电信5799.0亿元,增长11.7%;邮政574.7亿元,增长7.7%。通信行业增加值完成4159.6亿元,同比增长12.0%。通信固定资产投资2071.3亿元,同比下降4.7%,其中,电信2033.4亿元,下降4.8%;邮政37.9亿元,增长2.8%。  

  2005年全国新增固定电话用户 3867.7万户,总数达到35043.3万户。其中:无线市话用户新增2045.3万户,总数达到 8532.7万户;公用电话新增445.4万部,总数达到2660.4万部。新增 移动电话用户5860.4万户,总数达到39342.8万户。移动分组数据用户新增4493.7万户,总数达到7101.1万户。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27.0部/百人和30.3部/百人。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用户中,拨号用户达到3566万户, 同比减少1556.3万户;专线用户达到68618户,同比增加3584户;宽带接入用户达到3750.4万 户,同比增加1262.9万户,宽带接入用户中xDSL用户2635.9万户,LAN用户968.2万户,WLAN用户3.4万户。全社会互联网使用人数新增约1700万,总数达到1.11亿人。  

  2005年全年 固定电话本地网内区间通话量827.4亿次,增长7.9%;区内通话量6211.9亿次,增长5.5%;无线市话短信业务量完成 240.0亿条;固定传统国内长途通话时长894.1亿分钟,增长21.9%;国际去话通话时长5.5亿分钟,增长9.4%;港澳台去话通话时长6.1亿 分钟,增长13.1%。移动电话本地通话时长11788.6亿分钟, 增长33.6%;移动电话国内长途通话时长713.5亿分钟,增长18.3%;国际通 话时长3.3亿分钟,增长11.9%;港澳台通话时长3.3亿分钟,增长0.9%;移动短信业务量完成3046.5亿条,增长39.9%。IP电话国内长途通话时长1318.7亿分钟, 增长16.7%;国际通话时长14.0亿分钟,增长36.0%;港澳台通话时长11.6亿分钟,增长3.8%。固定电话互联互通通话时长完成2038.7亿分钟,增长58.9%;移动电话互联互通通话时长完成3042.1亿分钟,增长31.7%。  

  2005年全国光缆线路长度新增53.1万公里,达到405.0万公里;光缆纤芯长度新增940.0万芯公里, 达到7582.0万芯公里。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新增75.8万路端,达到1338.8万路端;局用交换机容量新增4607.5万门,达到46954.3万门,其中,接入网设备容量新增3585.9万门,达到20875.8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 新增8598.3万户,达到48282.5万户。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实装率分别达到 74.6%和81.4%。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新增1257.8万个,达到4835.9万个。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136106M。网站总数约为69.4万个,域名总数约为259.2万个。  

                                                     

2006年村村通电话工程开创新局面  

今年村村通电话工程以助力建设新农村为出发点,以加强农村信息化为落脚点,将电信行业推进农村信息化具体落实为"三大任务、八项举措",主要工作一是再解决10600个未通电话行政村的通电话问题, 使我国通电话行政村比例再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98.6%;二是提高农村电话普及率,同时积极促进村村通 电话工程向自然村的延伸,并在湖南、江西试点;三是提高农村信息化程度,建设农村互联网接入平台,开发适农信息资源。目前村村通电话工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2006年信息产业的宏观发展目标是: 信息产业增加值1.34万亿元。其中,通信业47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8700亿元。通信 业务总量1.5万亿元,增长24%;通信业务收入7000亿元,增长10%左右;发展固定电话用户300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800万户,固定电话主线 普及率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29%和34%;固定资产投资约20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4万亿元,增长21%,其中软件与系统集成销售额 3700亿元,增长23%;利税总额1700亿元,增长6%;出口总额2800亿美元,增长12%。  


基础电信运营企业2005年运行情况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2005年,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693亿元,增长6.4%。全年净增电话用户2489万户,达到2.14亿户;净增宽带用户768万户,达到2194.8万户。非话音业务收入占主营收入比重达到23.7%。  

  截至2005年底,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完成17266个行政村"村村通电话"工程任务,比原定目标超额完成7026个行政村,为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十五""村村通电话"工程任务总量的近1.7倍 。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  

  2005年,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完成业务收入949.5亿元,完成利润102.8亿元。固定电话净增332万户,达到9100万户;小灵通用户净增616万户,达到2883万户;宽带接入用户净增341万户,达到1205万户。  

  2005年1月,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正式认购香港电讯盈科(PCCW)增发后的20%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2005年下半年,中国网 络通信集团公司又与西班牙电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西班牙电信持有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上市公司 5%的股份, 并将增持至9.9%。  

  2005年10月,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对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4省(区)公司的注资收购工作宣告完成,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业务主体实现整体上市。  

  2005年底,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累计完成4576个行政村的"村村通电话"工程任务,为国家下达任务的 14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2005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358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利润总额完成792亿元,比上年增长23%。净增客户数量持续保持较高水平,全年净增客户数为0.43亿户,客户总数达2.64亿户。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大力推进的"村村通电话"工程建设,目标村完成26631个,超额34%完成任务。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在《商业周刊》全球公司市值排名上升到36位,成为亚洲市值最大的电信运营公司,公司市值在全球电信运营公司中也处于前列。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  

  2005年,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累计净增移动电话用户1596.2万户,用户总数达到1.29亿户。其中,净增GSM用户1081万户,用户累计达到9587.9万户; 净增CDMA用户515.2万户,用户累计达到3346.5万户。主营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77亿元,同比增长7%。全年实现利润超过40.8亿元。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的 GSM网与 118个国家或地区的 248个运营商、CDMA网与15个国家或地区的18个运营商开通了国际漫游。  

  完成了10个省区共计4631个行政村的"村村通电话"工程,超过任务数557个。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2005年获得澳门特区政府颁发的CDMA牌照,成立了中国联通(澳门)有限公司,并于10月18日顺利开通运营澳门CDMA网络。  

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  

  2005年,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3%。大力开展通信卫星转发器出租市场,实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5%,有力提升了卫星转发器的经营效益。进一步完善IP通信网,开通业务城市增至206个。卫星移动通信和地理信息服务历史性地实现经营转折。基于NGN的话音业务、中卫国脉业务、卫星导航定位业务、中国卫通香港业务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经营的促进作用效果明显。  

  2005年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150亿元的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  

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  

  2005年中国铁道集团有限公司实施了"特色发展、效益增长"的经营方针,细化了业务市场,强化了营销组织管理系统的区域经营部制、客户经理制、全过程控制营销制,营销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规模和效益的同步快速增长。  

  2005年,中国铁通集团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69.5亿元,比上年增长37.6%,完成销售收入137亿元,增长28.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7亿元,固定电话用户数保持增长,达到1620.6万户;互联网用户净增 105.9万户,达到 247.3万户。  

  2005年在资本运作上进行了新的尝试,首次在国内发行了10亿元的10年期固定利率债券。



1 条评论:

匿名 说...

WELCOME TO CHINA TELECOM
WELCOME TO HANGZHOU